记录两篇书评。
《身体从未忘记: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、心智和身体》
这是一本系统性讲解PTSD的书。首先,我从这本书中了解到,PTSD引发的理由有很多。自己作为受害者、加害者、目击者,都可能触发,迁徙、分手、离婚、亲人重病或者去世、成长过程中受到虐待或者忽视;重大的车祸、性侵犯、医疗事故、亲历地震海啸、战争等等。
作者从接待越战退役老兵的案例开始,描述他们的样子:经常感到焦虑,对情感等很多事情感到麻木,在关系中容易陷入狂怒,无法集中注意力,记忆力下降,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。这些现象,都是在亲历了战争中某些残忍画面之后开始的。
有PTSD的人,都会不断经历一种叫做“闪回”的大脑现象。也就是这些人会时不时回到当时。作者总结:PTSD的人,就是在为记忆所苦。随着接触的类似的人越来越多,作者开始系统性研究PTSD。在一开始就提出疑问,这是一种大脑适应性的表现还是应该被叫做“疾病”?制药业当然希望把PTSD叫做疾病,这样就可以卖药了。市面上也确实如此,很多心理咨询师给PTSD的人开了抗抑郁药,被报告“疗效很好”,于是制药业赚得盆满钵满,尤其是在越战结束后。
面对这样的疑问,作者经过案例积累,对当时的PTSD疗愈方式(主要是吃药)提出如下质疑,认为大家忽视了一些基本事实:
- 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毁灭,也可以相互拯救,恢复PTSD的社会关系是康复的核心。
- 语言给予我们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力量,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,我们得以了解自我和世界的意义。
- 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理状况,包括可以通过简单的呼吸、动作和触摸调节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的自主运动。
- 我们可以改变社会形态,创造一个大人小孩都感到安全和蓬勃发展的环境。
我对全书印象最深刻,还是作者研究PTSD背后的神经系统原理。
大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保证我们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都能生存,此外都是次要的。大脑是一层一层发育起来的,先是爬行类脑,位于脑干,在我们还在子宫里就发育出来了,吃、睡、醒、哭等等功能,脑干和海马体一起负责心肺和内分泌系统这些保证基本生存;再到哺乳类脑,也是大脑的边缘系统,所有群居和喂养幼崽的动物都有,在出生之后开始发育,这是负责情绪的部分,探测危险、判断愉悦和惊吓、决定什么对于生存来说不重要,杏仁核就是在这部分,像是烟雾探测器一样负责应对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的挑战。爬行类脑和哺乳类脑合在一起被称为“情绪脑”,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中心,负责善待自己。遇到危险和机会,都是情绪脑首先反应。情绪脑之外就是理性脑,主要是前额叶,尤其是内侧前额叶,像是瞭望塔,这部分负责理性思考,计划、反思、想象。内侧前额叶正常工作,才使我们能够共情他人,融入群体。理性脑可以认为是人类独有的,帮我们创造了灿烂文明。
PTSD的人,普遍是杏仁核(烟雾探测器)和内侧前额叶(瞭望塔)发生了改变。两者之间失去平衡,按道理,瞭望塔远远观察,如果不是真正的危险,就应该回到正常的状态,前额叶对杏仁核的信号有抑制作用。PTSD的人,烟雾探测器过于活跃,常常报警,之前的脏数据时不时跑出来发出一些误报信号,而前额叶尤其是内侧前额叶又在划水,任凭误报,不发出抑制信号。
情绪脑和理性脑要和谐,自我才完整。情绪是理性的基础,是理性的方向。理性是情绪的“父爱”。所以,作者认为,疗愈PTSD的人,不是教他们如何面对过去,而是回到当下:烟雾探测器正确报告当下的情况,瞭望塔多看看未来。书中还探讨了PTSD的记忆机制,正常人的记忆,随着时间拉长,以一种类似数学上叫做embedding的方式存下来了,再次回忆都无法完全精确还原,但是PTSD的创伤记忆,一直是一个全文检索系统,逐字逐句都在,每次回忆都是一样的,历历在目。
心理创伤夺走的是人们控制自我的感觉,需要锻炼的其实是“自我领导力”。根据神经可塑性原理,理性脑是在使用中发育的,因此,搞清楚了PTSD的神经学原理,作者也提出了许多“康复手段”——锻炼自我领导力的方法。
和情绪脑友好相处,锻炼自己的觉知能力,正念和瑜伽是作者推荐的两种日常练习方式,还有就是讲述、写作等利用语言建立自我意识系统,也很有效。还有一些较为专业的康复方法:神经反馈、眼动脱敏与再加工。此外,良好的社会支持非常关键,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很有效。
《专注的真相》
前段时间看了李笑来和脱不花的《长谈》节目,听了李笑来分享自己的戒烟经历,觉得很有意思,就把他提到的这本书买来看看。
这本书很薄,可能不到十万字,一会儿就看完了。全书可以认为是一种多巴胺的浅科普。多巴胺是实现注意力的神经递质。但是多巴胺系统很容易被劫持。黄赌毒是历史悠久的多巴胺劫持方式,今天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就是短视频了。李笑来对短视频深恶痛绝,全书都在苦口婆心教育读者不要刷短视频,教育家长不要在十五岁之前给孩子买触摸屏幕电子设备。
这一点跟我的观点相似。我也一直比较抵触孩子自己刷手机。回老家看到我哥哥的两个孩子,还在上幼儿园,沉迷短视频不能自拔,我非常痛心。这些资本家们收割人们的注意力,变现卖大钱也不分给每个用户,然后又出来接受采访说“延迟满足”,真是把你卖了还要回来嘲笑你笨,想起来确实有些忿忿不平。我自己不刷抖音,不刷视频号,但是仍然防不胜防,B站、小红书,总有地方让你停不下来,我家里买了个自律盒子,大部分时间把手机锁起来,另外我养成了不带手机进卧室睡觉的习惯(但是戴耳机听播客),有一年了,效果不错,很少出现刷手机到两三点的情况了。
李笑来所谓的“真相”,其实说的就是今天社会上大家手机不离身的“真相”。我们走在路上,大多数人都是举着手机在刷,我曾经还在公司上班时,做过专门的观察,办公区的人走来走去的时候,99%的人都在拿着手机回消息,“Walking Dead”即视感。
未来技术发展,大多数人可能也不需要工作谋生了,可能就是天生就是刷手机人了吧。想想还真是悲哀。不过,李笑来在书中提到:全球只有一个国家级政府立法,控制青少年的屏幕时间,那个国家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——我咋不知道,但是希望有具体可行的执法和司法配套跟上,我认为可能应该针对家长,而不是孩子。
我最近在专门看大脑,尤其是注意力相关的书。大脑确实很奇妙,有意思。